九月打雷预示着什么 正月打雷是灾年吗
2021-05-23 09:56:51 作者:匿名
九月打雷预示着什么?正月打雷是灾年吗?打雷在现在是很正常的天气变化,而在古时候这就是老天给予的警示,以前多用天打雷劈作为发誓的誓言,这也表示了在人们心中打雷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,因此我们很多的农谚也流传了关于打雷的说法。那么在九月是代表了什么?
九月打雷预示着什么
九月打雷谷堆多,十月打雷坟堆多
对于农民来说,吃饭全看收成,地里的庄稼交完公粮,剩下的才能留给自己吃。可是,在那时的农村家里人数多,吃饭的也多,因此常常会吃不饱!老话说,九月打雷降雨,自然是件好事,毕竟小麦正需要降雨!这或许会带来不错的收成!
倘若到了十月还在打雷,或许温度有些太高了,也是反常的气候!俗话说“麦无两旺”,十月间正是麦苗快速生长的事情,如果温度过高又有充足的水分,那么可能造成麦苗“疯长”,越冬前麦苗“疯长”可不是好事,很容易冻伤,造成开春后返青不利,这可是要影响收成的!
尤其是在解放前的农村,没有了足够的粮食,那么自然很多人要流离失所,这也是“坟堆多”的缘故!
正月打雷是灾年吗
根据祖先们的观察,如果雷声提前到来,尤其是在正月里打雷,长江以南的地区雨水会特别多,阴雨天也会更长,杭州地区就有一种说法:雷打惊蛰前,四十九天不见天。
这种气候是非常不利于春耕播种的,种子容易被雨水泡坏,也就容易导致谷物欠收和饥荒。
而在长江以北,正月打雷的话,又容易出现该下雨不下雨的情况。尤其“春雨贵如油”的时候,不下雨就完犊子,吃不饱饭的百姓就容易起歹心,去做贼偷东西吃,也就有了“贼多”的说法。
在古时候,人们的衣食住行非常依赖天气,气候不好,一是容易伤风感冒,引发流感,二是也容易带来虫闹灾害,再加上饥荒,这一年基本就跟温饱绝缘。所以,去世的人陡然增多,“正月打雷坟谷堆”的说法也就合乎情理了。
关于雷声的神话故事
惊蛰之前,有一个节日是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。
理论上,古人夜观天象,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,俗称“二十八宿”,“二十八宿”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又划分为“四象”:东方苍龙,西方白虎,南方朱雀,北方玄武。如果有一天晚上,苍龙星宿中代表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也就是龙头抬起,这意味着仲春来临了。
但在神话中的“龙抬头”是有故事情节的:初一过后,神仙们就从天宫去了龙宫度假,二月二这天,各路神仙才开始复工上班。所以惊蛰是安排在龙抬头后面几天,就是神仙们进入工作状态之后。
一旦神仙们提前听到了天上的雷声,就意味着,糟了,人间出大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