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荡秋千盛行于哪个朝代 清明节要做什么
2024-06-11 22:04:30 作者:匿名
在不同的节日是有对应的风俗的,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,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,抒发人们尊祖敬宗、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。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清明节的风俗是什么?
清明节荡秋千盛行于哪个朝代
✔清明节荡秋千盛行于唐宋时期。
① 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,人们称为“千秋”。据说是在春秋年间,为北方的山戍民族所创。开始只有一根绳子,以手抓绳而荡。后来,齐桓公北征山戍族,把“千秋”带入中原。直到汉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,令宫女们耍绳戏为乐,为避忌讳,将“千秋”二字倒转为“秋千”。以后,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“秋千”。
② 到了唐宋时,秋千之戏盛行。据五代王仁裕的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:“天宝宫中至寒食节(清明前一天),竞竖秋千,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,帝呼为半仙之戏,都中士民相与仿之。”生动地描述了唐宫清明前后荡秋千的景象。
③ 由于清明期间随处可见荡秋千的活动,元、明、清三代把清明节定为“秋千节”,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、妃嫔、宫女玩耍。
清明节要做什么
【01】清明节要植树
清明前后,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快。因此,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,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“植树节”。清明节植树的习俗,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。
【02】清明节要放风筝
风筝又称“纸鸢”、 “鸢儿”,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,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,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
【03】清明节要拔河
拔河早期叫“牵钩”、“钩强”,唐朝始叫“拔河”。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,开始盛行于军中,后来流传于民间。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,从那时起,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。
【04】清明节要斗鸡
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,斗鸡由清明开始,斗到夏至为止。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,见于《左传》。到了唐代,斗鸡成风,不仅是民间斗鸡,连皇帝也参加斗鸡。如唐玄宗最喜斗鸡。